就业创业指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工作 >> 就业创业指导 >> 正文

【就业创业指导】城乡社区新政,开启大学生就业新未来

发布日期:2022-10-29    作者:     来源:     点击:

就业创业指导】城乡社区新政,开启大学生就业新未来

 

作者 |  田志 (中国投资协会城镇化投资委员会副秘书长)

 

今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相比去年增长了40万。加上受疫情影响的部分留学生归国群体,以及往届待业、再就业大学生群体,今年大学生就业人数将是千万级规模。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群体不断扩大,一方面是疫情重压之下诸多行业用工需求的大幅缩减,两方面因素对年轻人的就业就业形成双重挤压。

 

6月22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通知》,提出“鼓励高校毕业生围绕社区服务需求就业创业,支持社区服务类企业、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或组织见习,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服务领域创业和灵活就业。”这一政策有利于扩展大学生就业空间,丰富毕业生就业选择。

 

01

疫情之下大学生就业面临挑战

 

其一,部分企业虽有用工需求,但用工意愿不足。一方面,出于经营发展的考虑,企业普遍采用开源节流、降低成本等措施。另一方面,招聘新员工,需要支付工资,并为其缴纳工资外的社保等福利费用。此外,还需要拿出额外资源对新入职的员工开展培训,但当前就业市场的职业稳定性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改变,跳槽频率不断增加,这些因素客观上减少了企业聘用大学应届毕业生的用工意愿。

 

二是,社会用工需求和大学生人力资源错配。当前社会用工需求大量集中在一二三产业的基层和一线,劳动强度较大,薪酬待遇较低,这类岗位与大学生就业预期有一定落差和代沟。

 

三是,大学教育与现实社会需求脱节。很多大学生的专业设置和实际教学脱离社会实际。大学几年时光,不少学生习惯于高校里的纸上谈兵,满足于写一些无关痛痒文章,学到的是屠龙之术,最后既非精武英雄,也难有用武之地,无法有效对接真实就业市场。

 

但我们也要看到,疫情期间就业机会和岗位相当比例减少,只是暂时性压抑,消费端需求还在。随着新冠疫情形势缓解,整体就业机会逐渐反弹和复原。同时,疫情中也存在逆势快速增长的一些产业领域,比如线上教育、互联网技术应用、物流配送等。

 

此外我们也观察到,灵活用工成为企业新选择。灵活用工,是企业基于用人的季节性需求,灵活地按实际及时的需求雇佣人才,而企业与人才不建立正式的全职劳动关系的全新用工模式。灵活用工具有临时性,辅助性,可替代性的特点,从而减少人才供需双方的合作门槛和成本压力。这种方式的优点显而易见,可以节约企业用工成本、降低税务和用工风险,节省人员招募和遣散成本等。比如,疫情期间,美团宣布启动“春归计划”,以“就地就近就业、灵活随时就业、不等不靠就业”的理念,提供逾20万个长期就业、灵活就业岗位。2019年美团平台上共有骑手数量399万,2020年截至5月25日,美团平台上新注册且有收入骑手的总数已超过107万,美团的骑手总数超过了500万人。

 

同时,信息技术正在推动市场快速代际更迭。互联网技术和线上经济推陈出新,已完成了对部分行业和职位的替代。新旧行业交替过程中,一些新的职位需求已经出现,比如信息科技、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为毕业生们提供了更广泛和多元的就业空间。

 

此外,政府在政策性岗位上持续加大投入,如扩大研究生招生人数、提高入伍人数等,扩展了就业渠道。

 

所以,尽管大学生毕业职业能力还需提升,其就业周期或会拉长,待就业、慢就业现象会出现,但在人才争夺越演越烈格局中,高校毕业生是企业乃至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社会各界需要给予足够的创造性、开发性职业空间,给年轻人以人生机遇和未来。

 

02

社区服务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新舞台

 

新政策出台有两大背景,一是基层社区公共服务岗位和服务人才队伍出现紧缺,需要在疫情特别时期大学毕业生人才蓄水池;二是城乡社区的公共性和市场化服务多年来存在诸多盲区和短板,目前已成为年轻人就业创业的新增空间。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城乡社区为大学生们毕业提供了别开生面的职业新舞台,其时代机遇和职业未来至少有三个方面:

 

其一,公务员队伍培养的摇篮。城乡社区作为都市空间下的公共服务基层,对年轻人来说,是组织管理能力锻炼的良好平台,工作经历应被各级政府干部组织部门重视,并将其视为培养公务员队伍以及未来领导干部的底座和基石。

 

其二,城市综合运营服务人才培养的基地。社区服务管理的职责,目前相当大部分的实施主体,由市场端的物业公司、地产集团及专业社会服务机构所运营。随着城市综合运营服务领域的市场不断拓展,拥有广阔行业发展空间。这也意味着许多优秀年轻人,借此进入城市发展运营服务领域,必将会诞生出新一代的行业领袖以及回报丰厚的职业经理人群体。

 

其三,个体创业就社区经济发展的沃土。传统来说,城乡社区虽然居住人口众多,但基本都存在社会功能单一、社区经济形态单一的问题,目前这一格局正在逐渐改变。各个城乡的各种生活、商业型社区,正在替代传统的村落和集镇,正在成为新一代人的出生地和故乡。社区的可续发展和更新,需要更多经济业态附加和笃定跟随,这些人口聚集的社区经济圈层,是年轻人创业的沃土。这个空间下,一样做得起小本生意,经得起折腾试错,有能上能下的空间余地。

 

03

落实国家新政的三大对策

 

新政下发,落实是关键,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城乡社会建设中,首先要了解大学毕业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此前多项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动机调查显示,大学生们最为关注的不是薪资多寡,不是地域远近,也不是环境优劣与否,他们需要的是光明的发展前景,即未来,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获得的美好生活的愿景。

 

政府要想下好城乡社区创业就业“这盘棋”,就要想办法匹配年轻人的激情和动能,重塑并提供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职场场景。换句话说,政策出台后,还需要系列配套的支撑,才能完成预期的导流,以及导流后的良性的人才发展成长。

 

其一,加大基层社区优秀公务员选拔力度。让年轻人得到公共服务和领导力的锻炼,给他们以多元职务晋升机会,给社区组织、社区空间以国内的政治性舞台和话语,从而吸引众多优秀年轻人驻留。

 

其二,加快城乡社区物业和家政行业升级。目前为止,我国物业和家政服务的薪酬水平和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其限度,与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产生了较大缺口,比如在社区的婴幼托管、青少年家教、居民大健康等领域,大学生群体是有力补充。这就需要其人员队伍、服务品质方面的不断升级,以及专业品牌、专业机构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下的协同进驻。在社区市场需求强劲推动下,相信我们都能目睹这一服务领域的持续提升。

 

其三,加大年轻群体城乡社区创业扶持。基层政府要包容性地鼓励年轻创业者利用的城乡社区的公共空间、地下空间和租住空间,提供创业便利性,进行创业性孵化和指导,尽可能减少他们创业成本和风险,共同构建社区经济发展的良性毛细结构,想必其中的优秀服务模式和团队会快速壮大为专业级、现象级服务产业。

 

城乡社区只是吸纳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领域之一而非全部,政府也需要积极拓展其他领域的就业渠道,根据地域特点、产业特色、资源禀赋等各自不同的条件,采取因地因人而异的人力资源开发方式,发挥大学生们所长。

 

编辑:李晨

制作: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