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指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工作 >> 就业创业指导 >> 正文

【就业创业指导】小众领域创业,大有可为

发布日期:2022-06-25    作者:     来源:     点击:

1. 【就业创业指导】小众领域创业,大有可为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作者:李响

 

作者 | 李响(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全国总冠军,杭州瑞杰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4年我在浙江大学开启了求学生涯中相对比较漫长的直博之路,并在第一年学习期间就拿满了该修的学分。面对剩下的四年时间,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历练自己,充实读博生活。

 

一方面,受当时混合班99级方毅学长的创业启发,我知道作为一名IC专业的学生,不能将自己仅仅局限于写代码这一领域,更多的是要挑战自己,创造更多的新可能。

 

另一方面,通过当时与我导师的交流,也有幸得到了他的支持和鼓励。再三思考下,我决定给自己半年的历练时间,而这半年的选择与锻炼也为我后期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基础。

 

我们创业开展的业务领域主要是面向低视力群体,例如一些由于高度屈光不正、白内障、情况眼术后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的盲人和低视力患者。通过传感器视觉增强手段帮助他们更好的获取信息,改善学习和生活体验。同时通过对他们弱化的视力神经回路加以训练和刺激,进而提升用户的视力水平,帮助他们摆脱盲或低视力困扰。最近几年也拓展到眼科中更广阔的近视防控领域,用传感器技术更好的研究近视成因,并帮助用户改善用眼习惯,进而实现减缓近视加深的目的。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们在相关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海内外专利,也发表了很多相关论文,其中以视力障碍辅具和视力保护与治疗设备等为主的系列产品也得到了市场上有关单位及用户的支持与认可。回想这几年的创业生活,我想给大家分享以下几点内容。

 

01 找到创业方向

 

概括来说,最好是能保证自己在相关专业领域或某一小众领域里能够把一件事真正做起来。

 

首先是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综合考虑这件事为什么要由自己做,比起市场上的同类竞争者自己又有哪些优势。前面讲到我在校期间的早期创业实践,其实自己对当时具体要干什么、怎么做并没有很明确的认识和定位。我们刚开始在学校里尝试的创业方向是为各种演出和演唱会做筹划和宣传工作,其中包括参与到2005年刘若英的杭州演唱会筹办以及刘德华演唱会的外宣内容等等,并坚持了一年时间。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意识到这个领域并不能作为可供自己选择的创业领域,

 

一方面,就当时做这个领域的商家来说,数量多且每个公司都经验丰富,他们的设计理念、宣传渠道和手段等等都是我们这些刚接触这一业务领域的创业小白远不能比拟和超越的。

 

另一方面,在创业实践中,我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在其中发挥出它的价值,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确切的用武之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让我认识到创业最好是选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或自己擅长的领域和方向,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所长。

 

其次,在保证市场有需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将某一产业下的小众领域作为创业选项。之所以会这么讲,一是小众领域虽然称为“小众”,但如果对其加以深入调研和了解,就会发现它其实也有着比较稳定的“流量池”。

 

拿低视力来讲,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没有听过“低视力”这一词汇,甚至于哪些用户群体可以称之为低视力群体大家也都没有很详细的认识与划分。但一旦你开始深入了解和接触这个领域,就会发现它其实囊括了很多的用户群体,其中就包括一些我们统称为盲人群体,但其实只有10%左右的盲人是完全没有光感的,剩下的盲人中有很多人可以通过辅助手段看到一些东西。

 

更多的低视力人群则来自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衰老,视力水平也相应下降。特别是在全球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全球大约有3亿人是存在视力障碍的。另外,巨大的近视人群其实存在潜在的视力恶化风险,单就中国的孩子们来说,有80%的学生是近视眼。

 

近视眼本身并不可怕,但如果任其发展为高度近视,则有可能带来青光眼、角膜脱离、黄斑变性的多种危害,进而产生更严重的视力问题。因此借用科学和技术手段,做好孩子们的近视防控,对减少视力障碍人群的数量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可以说,创业初期,能否用观察、细致地眼光寻找到一个市场有需求的创业领域是决定我们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

 

例如一个投入周期长且需要慢慢研究的医学领域相对来讲缺乏快速的爆发性,它决定了我们不能靠一时的努力便达到风口,所以如果我们要将它做为创业的突破口,那就需要我们的慎重考虑了。二是小众领域内相关商家和竞争者数量较少,可供我们研究、发展的空间也会相对比较广阔。

 

很多情况下,小众领域意味着大部分人不知道或者大部分人不了解的这么一个领域,相较于热门领域下的激烈竞争,那么短时间内你在小众领域内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我们是2010年左右开始对相关提升低视力群体视力水平的设备加以研究,两三年之后,我们便做到了中国第1名。因为当时除美国及欧洲几家公司对这方面有很长时间的研究和发展外,国内我们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有力的竞争对手,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创业发展提供了很大机会。

 

所以说,选择做小众领域下与自己专业相关或擅长的技术和产品,并对该行业发展与上下游产业链有一个较好的认知与掌握,这对我们的创业实践来说不失为一个可以考虑的最优选择。

 

02 挖掘自身核心价值

 

从专业发展角度来说,我们学IC专业的,很多人毕业后都会在例如英特尔、AMD等外企做工程师,这对我们专业的学生来讲基本上就可以算是一个不错的人生选择了。按我导师的话就是选择做工程师,我们的人生大概就能达到80-90分了,如果努努力那就是95分。

 

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达到多好的发展同时也不会面临更差的境遇。所以在未来我们要做什么、想要实现或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或成就,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如何选择。而我即便是在半年校外创业的实践失败后依然坚定自己想要创业的决心,这就为我后期的创业增添了一份坚持下去的勇气与信心。

 

从创业准备来说,创业需要资源的积累。对于想要创业的学生,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科学与技术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虽然科学研究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日常生活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但真正要把科学与创业联系起来,将其变成一个可以服务于大众的产品和工具,就需要技术的支撑,这其中就包括了技术的创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以及后期的市场销售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在这个从上到下传导的过程中,你擅长什么、已经掌握了哪些优势等前期创业所需的资源便会成为我们后期创业实践的突破口,而这些我们俗称的资源恰恰就在我们日常校园的学习与实践中逐步积累与体现出来。一方面,校园提供的资源就是指我们所学的专业课内容。换句话说,我们学到的其实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它能帮助我们认识和挖掘出自己的核心价值。

 

这种核心价值,不仅仅是指我们要在各自专业的领域里努力发挥出自己的核心价值,同时也是指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所亟需的一种东西。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做的VR或AR,其实很多投资人都有跟我们聊过。但我清楚的知道,不管是VR、AR亦或是我们所做的可穿戴视力恢复设备,这些都只是我在应用的技术,并不是我想要追求的目的。我真正想要追逐的,是踏踏实实的研究,能从根源上帮助低视力患者解决他们在用眼方面遇到的问题。

 

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固然重要,但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尤其是学IC的,真正需要我们这些创业者为之努力的是核心资源与技术的研究,它不仅能让我们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多的竞争力,同时也能促进我们国家在相关领域内的研究和发展,让我们在诸如芯片、高端医疗设备等关键领域方面免受他人牵制,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03 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其实在学校的时候,我的导师就经常对我们说,“你们学集成电路的,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尤其是在相对比较慢的行业里面,比如我们所说的像疫苗、芯片等,有可能就是十几二十年也做不出一个特别好的东西来。但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前期十几二十年的投入与积累,我们也不可能做出一个好的东西来。

 

所以学会耐得住寂寞,回归自己的本源,努力把所学之所长充分将国家和社会发展加以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我们整个行业或者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和健全,真正为产业发展、国家富强发挥出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创业其实就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我认为的高校创业,一定是有意义的、真正对社会发展有用的创业。现在很多高校创业的学生,可能会从那种在网上或者哪里进一批货,然后在学校里摆摊出售这一类项目作为自己创业的起点。

 

但我想对大家说的是,我们可以将这些项目当做自己创业道路上的小试牛刀,但千万不要把这个东西当成一个你毕生的事业。要清楚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优势和目的,掌握技术优势,明确创业初心,坚定创业决心,保持创业恒心,可以选择从一个相对小众的细分领域入手,一步一步朝着比原来大一些的领域深入下去,相信我们在创业的道路上都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2. 【就业创业指导】什么事是你毕业找工作后才明白的?

作者 | 青木君

来源 |青木君说(ID:qingmujunshuo)

 

最近到了毕业季,我收到了不少应届生的简历,也面试了不少人。有些人的能力欠佳,常常让我恨不得马上结束面试;有些人的能力出彩,面试途中我就想直接发offer,同样是应届生,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答案是有的人在找工作时,做了充足的准备。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求职心得,希望能给初入职场、准备入职场的你们一些参考。

 

1. 找工作,薪资福利很重要。

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找工作不要太看重薪资,要看重在这家公司能学到什么。这句话没有错,但是这不代表薪资不重要。毕竟工作的目的是赚钱。

2.找工作,要看清岗位。

有些岗位是公司的核心岗位,有些则是边缘性的岗位。边缘性的岗位,很难对自己的能力有提升,而且被裁的可能性较高。

3. 选择一个好领导很重要。

好领导懂得培养人,坏领导只会使唤人。遇上好领导,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而领导的好坏,在面试中可以得知。

4. 选择一个好的平台很重要。

没有合适的平台去发挥,即使你的能力再好也没有用。

5. 要有职业规划。

无论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已经工作了很久的职场人士。职业规划是一个人的职业风向标,它会指引你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

6. 不要只留意眼前,目光要放长远一些。

这个岗位能容留自己多久?自己会在这个行业待多久?这个就业大环境的发展对自己的工作有多大影响?这些问题都是要去考虑的,不要觉得找到工作就好。

7. 面试必须要提前准备,提前了解公司、岗位、以及考核的内容。

8. 面试过程中多提问,可以问一些与自己岗位、公司相关的问题。千万不要不言不语,这会大大降低你的面试通过率。

9. 不要相信面试完的那句“等通知吧”,如果没有HR没有谈及公司的福利、你入职后的工作内容,那很可能就是没戏了。

10. 面试失败不一定是能力的问题,很多时候是与这个岗位的匹配度的问题。

举个例子,一个很会写代码的人去面试程序员和人事专员,你觉得哪个岗位的成功几率大一些?肯定是程序员的几率更大。所以,求职不只要认清自己喜欢什么,还要认清自己适合什么。

11. 培养自己的思维。因为到最后你会发现它可以帮助你在各个行业混得如鱼得水。

12. 试用期也要好好对待。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简历只是敲门砖,面试只是初体验,真正让你展现实力的时候是试用期。领导会在试用期观察你适不适合留下,这也是你展现自己的最佳时期。

13. 学会寻找他人身上的优点。

如果只会拿着放大镜去挑别人的刺,那你永远不会有提升。寻找他人身上的优点,你会发现有些人的优点恰好是你不足的地方,可以向别人请教、学习。

14. 很多人觉得时间是很有价值的,但其实是,你在这段时间里做了什么才有价值,也就是你在这段时间里获得了什么。

15. 情商有时候比能力更重要。一个有能力但不会讨老板开心的人,和一个能力没那么强,但能凭借情商赢得老板欢心的人,你觉得老板会选哪一个呢?

16. 事不过三。同一个错误,第一次犯可以说因为不知道,第二次犯可以说因为不小心,第三次犯就是不把这件事放心里,第四次就可以说是故意的了。

17. 跟领导开玩笑要分清场合。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不能对领导没大没小,无论你们的私交有多深。

18. 工作汇报要挑重点讲。在工作汇报中,不仅要展现你从这项工作,得出的事实依据,还要说明你的思考与判断。

19. 别去打听同事的工资,这是职场大忌。

20. 不管对方是领导还是实习生,只要他的某项能力比你强,某些工作比你专业,他就是你的老师。

21. 遇到有困难或者不懂得问题,直接去找这项工作的关键决策人,这会节约你非常多的时间。而不是凡事都找leader,或自己瞎猜。

22.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明明一天没干什么,但就是很累。这是因为被工作以外的事情内耗了。试着把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上,如果还是得不到改善的话,建议你换个工作吧。

23. 要懂得表现自己,不然你工作再认真也没人看得见。

24. 不要戳人痛处,即使是生气的时候。

有个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爸爸让孩子生气时往树桩上锤钉子,钉子即使拔出也会留有印子。这就好像你生气时的冷言冷语给别人造成的伤害,即使道歉也无法弥补。

25. 不要一直跟同事抱怨。每个人上班都是来工作的,没有人有义务做你的情绪垃圾桶。

26. 有的人很忙,但是做的工作很少;有的人工作时间少,但工作做的很好。忙不一定是好事,做事抓住重点,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工作才是好事。

27. 不要一意孤行,学会配合别人。毕竟,一根筷子折得断,一捆筷子折不断,团体的力量比个人更强大。

28. 别人在与你讲话的时候,不要一直看着手机,要与对方保持眼神交流,更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话,这是基本的礼仪。

29. 遇到需要和别人交流工作的时候,最好是站着,或者把自己的椅子拖过来坐,不要随意坐其他同事的座位。因为有些人很介意自己的东西、椅子被别人碰过。

30. 切莫交浅言深。你不知道,你信任的同事会不会倒打你一耙,因为有时候,人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的行为,凡事留个心眼,小心祸从口出。

31. 做到事事有回应。有些工作,即使你没做完,也要向上级汇报你的工作情况,讲明原因,这是基本的职业素养。

32. 远离一直无法认同自己的人或公司。

如果一个人一直处于无法被认同的状态下,那这个人无法做到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自信心也会大大降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找到能够发挥自己长处的地方,释放自己的光芒。

33. 不要裸辞。

以今年为例,很多人年前裸辞,想着年后找工作,结果年后发现根本找不到工作,只能坐吃山空,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裸辞。

34. 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因为辞职后你会发现,你其实并没有很强。

 

 

 

 

3.【就业创业指导】应届生谈就业:稳住心态,释放精彩

原创 曹其琛

 

新冠肺炎出现的时间点是2019年末,绝大部分企业的秋招工作已经结束。除了部分尚未找到满意工作的准毕业生,大部分同学的去向基本尘埃落定。春招的主要参与人群是考研成绩不理想转而投入就业的同学。但是,由于春招所开放的岗位数不多,一些热门、待遇相对较好的岗位也早已在秋招开放完毕,如某些知名快消外企的管理培训生的岗位。在这样的前提下,此次春招又受疫情影响,对于此时找工作的同学而言,可谓腹背受敌。还未从考研失利中走出来的同学似乎再次在就业向受到挫败。

 

线上面试:疫情下招聘大趋势

 

受到疫情影响,绝大多数单位春招面试形式由线下转成线上。其实线上视频面试、语音面试早不算新鲜,这种快捷、方便、省时的招聘形式对于企业而言,大大降低了招聘成本、节省了面试时间,提高面试效率;对于应届生而言,也可以有更为充分的准备空间。但缺点在于,企业更全面准确考察应聘者的空间缩小应聘者与面试官的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表达受到限制。面试形式同样受到约束,譬“群面”,就难以在线上开展,这样一来,应聘者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才能就无法准确评估。

在视频面试准备中,应聘者应当对所投递岗位有基本认知,提前掌握行业相关经典案例,并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工具,如在供应链相关工作中,常用到Smed: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4Mf分析法等。对于有确定意向的企业应当在企业官方网站对其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有基本认识和理解,在之后的面试中适当地表现出这方面特质。事实上,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应聘,应聘者都要做好简历深挖,了解自己简历中每一个项目,不怕被深挖,不怕被延伸。如果有无法回答、没有足够自信的项目,干脆删除。能做到以上几点,线上面试的准备才算更加充足。

准备线上面试的前提是获得岗位和企业招聘信息,这就需要有在提供信息和就业渠道的资源平台上的有效信息检索能力。回想当初找暑期实习时,我辗转于各大知名公众号,如实习僧,51Job,500强实习,还有本校(华南理工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这些平台为求职者发布最新企业招聘信息和简历投递渠道。如今疫情当前,不少学校推出“空中双选会”招聘平台,即学校作为第三方监督者和管理者,让入驻企业和本校学生双向选择,以实现更高效的就业。

我也使用过这一平台,当时有近千家企业入驻该平台,企业数和岗位数很多。简历投递后,HR的回应速度也非常迅速,基本在两天之内就会收到招聘人员的联系。不过,这一平台也仍有可提高的空间,如视频面试的功能不太稳定、具体操作讲述不清,对此,建议相应IT人员做出示范。另外,应当更加严格把关入驻企业,“天坑岗位”——即工资低,发展途径没有清楚的规划、考核标准模糊、工作地点偏远等企业和岗位的出现并非个例。一些对行业了解不深,没有做好岗位背景调查,便朝知名大公司名号奔去,最后却后悔莫及的应届生也层出不穷。因此,在平台准入审核中,后续招聘工作调查和跟踪也有较大提升空间。

 

校园服务:贴心关怀解疑惑

 

本就是竞争激烈、岗位稀缺的春招,撞上疫情袭击,求职者的信心事实上受到很大影响,没有任何求职经验的应届生更是无从下手,也许从未探索过学校提供的丰富资源,也不知道求职公众号的使用方法。这时,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推出双选会的线上招聘平台,至少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没有被放弃,反而是在竭尽全力地为自己提供援助,这增加了我们的信心,让我们感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

拿我们学校来说,校就业指导中心对毕业生非常关注,一直给各班班长不定时发送实习、工作的最新信息,再由各班班长将招聘信息发到班级群,以便每位同学及时了解实习信息。同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更是将所有就业服务线上化,每一位华工学生都可以在线为求职做充足准备。不仅如此,学校还配备多名资深就业指导老师上线工作,为春招求职遇到问题、职业选择有疑惑的同学进行答疑解惑,实际效用方面不言而喻。此外,就业指导中心还开发出线上职业测评、职业发展评估预约等功能,极大方便了我们有问题及时咨询。记得大三时,我曾约谈过就业指导中心的彭尧老师,我们在图书馆进行了近40分钟的交流,老师提供给我许多非常有针对性、实用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疫情期间,能够开展这样的服务,对我们心灵上是极大的鼓舞。

 

夯实自身:摸索方向定目标

 

从长远发展来看,就业后的发展问题更需关注。许多企业受到疫情的冲击,面临着缩小规模甚至倒闭的风险。一些企业在遭受了惊人损失后,通过对应届生进行缩招、内部裁员的方式来节省开支。应届生作为缺乏从业经验的职场“小白”,面临着被裁风险的同时,还可能需要接受企业培养力度降低的问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种种难题,作为准职场人,我们在平时就应当积极提升能力,找准自己的方向,为求职提前做好准备。如果缺乏工作经验,也尚未找到未来发展方向,就应该大胆尝试,多去外面寻找实习机会,如趁着寒暑假,通过暑(寒)实习大概了解该行业、岗位的运作模式和发展前景,从而帮助明确求职方向。如果感觉到这个方向并不符合预想,便可排除掉一个方向,节约思考成本。而且要知道,不少企业的暑期实习是有转正Offer的,这将提供一张跳过激烈秋招、春招,直接进入大厂的入场券。

去年5月,我找到了一份联合利华工厂供应链优化项目的暑期实习工作。这份实习来之不易——投递13份简历,2次进入面试阶段,最后只有联合利华“收留”了我。在暑假实习中,我敢于拼搏,为了深入研究班产的机会点和不足,在车间熬了几个通宵。在这中间,我跟着一线员工,真实观察他们的苦和累和整个工艺流程的缺陷与不足。最后,由于项目成果出色,加上答辩的发挥相当不错,我获得了管培生的转正机会,在秋招开始前就拿到了Offer。我认为,企业愿意给一个实习生如此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和强有力的资源支持,正说明年轻人在其中的发展机会并不少。也正是当时我坚定寻找实习的决心和实习期间百分之百的投入与付出,才让我能够在这场病毒带来的“就业灾难”下,以从容的姿态面对。所以,作为毕业生的我们,需要从容应对,提升自我,让企业看到我们的价值。

在当下疫情大环境下,不少企业开展了线上远程实习,应届毕业生可以一边找工作,一边积极报名参加实习,做到求职、累积经验两不误。一言概之,求职要趁早,定方向不怕试错;疫情求职中,调整好心态。灵活运用现有渠道,危境中尚有转机。

 

 

 

 

 

 

 

 

4.【就业创业指导】丁磊:网易做游戏、做音乐、养猪、做电商背后的共同逻辑在这里

 

以下文章来源于网易有文化 ,作者网易有文化

 

6月28日,网易在纳斯达克上市20周年、公司成立23周年之际,正式公布全新企业文化。

网易CEO丁磊在现场发表讲话,回忆过去23年来的心路历程,总结出网易的三大价值观:热爱、和用户一起、创新。他提及了这么多年来大家经常会问他的一个问题:网易做游戏、做音乐、养猪、做电商等业务的共同逻辑是什么?

对此,他的回答是,通过创新,为中国人带来更美好的生活,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惊喜。

 

以下为丁磊演讲全文(有删减)

 

我曾经有幸去过以色列。去了之后发现,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就像一个“硅谷”,里面的年轻人动力十足,都在创新。我很好奇,是什么力量促使这个国家有这么向上的动力?回来后想了想,犹太人文化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即便被灭国2000年,再复国,它依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企业也是如此,文化相当重要。

网易刚成立时,我们只有热爱,连企业文化是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还被很多人质疑,你们干嘛要做一家互联网公司,这怎么挣钱?但当你一不小心把公司做了23年,公司发展到2万多人的规模,你会回去思考和总结一些观点出来。

这也是今天我们想讲的东西:一是热爱,二是与用户在一起,三是创新。都是老生常谈,但我们愿意再重复一次。

网易希望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最近,网易确定了一个新的使命愿景:“网聚人的力量,以科技创新缔造美好生活”。这句话可以很好地回答,我们希望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时期,我们曾经做了一个不像网易的广告,倒像是互联网的广告。讲的是互联网怎么改变未来,当时推出了一句话:“网聚人的力量”。

在这个人人联网的时代,我们要网聚的不再只是一个庞大数字的人,而是一个个内心有热爱的人。这些人也不只是我们的员工,也可以是我们的用户。网易相信,通过创新,为用户提供好的内容、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帮他们解决问题与需求,可以让每个人更好地发挥出力量,最终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网聚人的力量”是我们的信念、财富与资本。“以科技创新缔造美好生活”,则是我们的方向、愿望与追求。

这几年总有人问我,为什么网易一会儿做游戏,一会儿做音乐,一会儿养猪,一会儿做电商,这些业务的共同逻辑是什么?

我的答案很简单,共同逻辑就是:通过创新,为中国人带来更美好的生活,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惊喜。

 

0到1是创新,1到1.1也是创新

 

如果说,使命愿景是我们的指南针,会指引我们向什么方向前进。那么价值观,就是引领我们走得越远的行动纲领。

我们把热爱列在了价值观的首位,因为热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内在动力。

网易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对互联网的热爱,这也是我们取名的来源:“让互联网变得更容易”。从成立到现在,我们遇到过很多的困难。比如,刚刚上市四个月,公司就进入了摘牌模式和停牌模式。但因为两个原因,我们挺了过来:第一,我们比较幸运,口袋里有足够的钱。第二,我们相信创新的力量。当时,我们有很多的邮箱用户,也相信短信会改变很多东西。

所以,我相信,一个人如果真正热爱一件事,你会愿意花时间主动去思考、学习和自我成长。即使生活给你开了困难模式,你也会哭着打完。

德鲁克有句话说“知识工作者要成为自己的CEO”。因为你需要在公司开辟自己的天地,知道要在何时转变方向,也要在近50年的职业生涯里不断地努力,干出实绩。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人要对自己建立非常清楚的认知,做好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要搞清楚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是什么,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知道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上,可以做出最大的贡献。然后,有意识、有计划地去经营这个长处。这样才可能突破人生与事业的上限。相反,如果你把自己放在不能胜任的领域,只会感到沮丧,更不用提热爱。

网易看重的第二个价值观是,和用户在一起。 因为,如果不和用户在一起,你永远不知道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今天我想强调的是,无论做产品、做营销、还是做运营,我们与用户的接触一定要足够深、足够广。不能光靠自己闭门造车,坐井观天的想象,也不要局限在自己的朋友圈。

我希望大家每个月固定坐下来和用户认真聊一聊,也可以自己找机会做产品的客服,直接倾听用户的诉求,倾听他们的抱怨、不满甚至是愤怒。这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很多认知上的问题。

我们的第三个价值观是创新。

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很创新的领域,创新也是互联网最基本的精神。如果没有创新的态度与想法,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走不远的。

我看到,很多员工来公司以后,有不少人是在原地踏步。“小富则安”的想法是很危险的。因为未来世界的发展与演变,一定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现在不努力,未来连机会都没有。我希望大家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要锐意进取,勇于探索。

我们特意提出“0到1是创新,从1到1.1也是创新”这个价值观,是希望大家对创新扩大理解。要接受一点: 创新不是爱因斯坦、乔布斯等人的专属,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渐进式改进和微创新。

对网易来讲,什么算创新?人无我有是创新,人有我优也是创新。只要今天可以做得比昨天更好,这就是创新。

我们鼓励大家,大胆地创新,但一定要小心求证。要记住一句话:失败要趁早,失败要尽快。

在创新的早期,要用最快的速度,找到科学的数据指标以及评估手段,去小步测试项目的成功率,千万不要大摊子铺开后,才发现走不下去。同时,一旦发现了错误的苗头,就要快速终止,及时止损,总结经验与教训,下次再把输掉的赢回来。

我们说这句话,不是在鼓励大家失败。每家公司都输不起,但我们把失败看作一条路,而不是一堵墙。在承认失败不可避免这个前提下,希望大家尽可能降低失败的成本与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