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青心” 筑梦,“豫” 见美好 || 小信暑期 “山河行”(三)

发布日期:2025-08-15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知行合一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实干担当中锤炼过硬本领,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积极响应号召,于731日至815日精心组织开展了“青心豫你 山河行”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鼓励青年学子深入家乡山水,触摸时代发展脉搏,以青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拾柒 商丘

作为华夏文明与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商丘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古都城,更被誉为“中国古城池建城史天然博物馆”。这里是“商祖、商人、商业、商品”商文化的发源地,其古城更是当今世界现存唯一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于一体的古城遗址。

这座屹立于中原腹地的千年古城,犹如一部镌刻着岁月印记的厚重史书,每一处砖石都承载着往昔的辉煌,每一条街巷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漫步古城之中,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可触摸到岁月的坚韧与文明的脉络。如今,战火的痕迹虽已褪去,但古城依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成为展示中原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这里,游客可放慢脚步,在古建筑中领略独特的建筑美学,在文化探寻中感受深厚的历史底蕴,在特色美食中品味地道的中原风味,沉浸式体验古韵商丘的独特魅力。

据悉,商丘古城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让更多人在行走间读懂中原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中加2402夏晗雪

拾捌 开封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开封承载着三千年历史积淀,其古称汴梁、汴京广为人知。追溯源头,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筑"启封"城,后因避汉景帝刘启名讳,改称"开封",名称沿用至今。

北宋时期,开封以"汴京"之名成为都城,迎来发展巅峰。彼时城内人口超百万,跻身当时世界最大城市之列,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定格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盛景。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最早的夜市文化与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均诞生于此,成为当时经济社会繁荣的鲜活注脚。

这座古城曾先后作为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七朝都城,见证多个王朝更迭。然而,黄河多次改道带来的水患,让古城屡遭淹没,形成独特的"城摞城"奇观——地下叠压着6座古城遗址,成为镌刻在土地中的历史密码。

如今,铁塔的挺拔、龙亭的肃穆、大相国寺的禅意,这些留存至今的遗迹,仍在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在岁月流转中的繁华记忆与沧桑过往,延续着千年古都的文化血脉。

计算机2408郁思彤

拾玖 禹州

河南省禹州市西南部的神垕镇,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千年古镇。作为中国钧瓷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曾是北宋御用钧瓷的产地,孕育了宋代五大名瓷之一的钧瓷。

钧瓷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艺术闻名于世,其制作工艺繁复精巧,2008年,钧瓷烧制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而神垕镇也因千年不熄的窑火,被誉为“活着的古镇”。

古镇由东、西、南、北四座古寨组成,全长3.5公里,境内保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以及古寺庙、古民居等40余处历史遗存。其中,伯灵翁庙作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其庙前的花戏楼雕工细腻精美,尽显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回溯历史,明清时期的神垕镇已是瓷业兴旺、商旅云集之地,“七十二座窑,烟火遮满天”的谚语,生动描绘了当时的繁盛景象。如今,这座古镇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全镇现有钧陶瓷企业228家,年产钧瓷200万件以上,延续着千年瓷都的辉煌。

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产业优势,神垕镇先后荣获“中国钧瓷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多项称号,正以其独特的钧瓷文化与古镇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探寻千年窑火背后的故事。

大数据2402孙素素

贰拾 濮阳

历史与自然交辉的魅力之城河南濮阳,这座底蕴深厚又充满生机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目光。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濮阳的古迹遗存熠熠生辉。戚城遗址静静矗立,历经千年风雨,清晰勾勒出卫国兴衰的历史脉络,成为追溯上古文明的重要窗口;西水坡遗址因出土“中华第一龙”而声名远播,将中华文明的灿烂曙光定格在远古时代,让世人惊叹于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澶渊之盟纪念馆内的回銮碑,虽历经岁月侵蚀,却依然清晰镌刻着宋辽时期的风云往事,诉说着那段影响深远的历史篇章。

除了厚重的历史积淀,濮阳的自然景致同样引人入胜。濮上生态园湖光潋滟、绿意盎然,山水相映间宛如一幅灵动的画卷,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活力,成为市民与游客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从历史古迹到自然生态,濮阳的每一处景致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时光的打磨中愈发耀眼,既彰显着城市的历史底蕴,也展现着现代发展的活力,持续吸引着各地宾朋前来探寻与体验。

计算机2405宋雨冉


贰拾壹 南阳

南阳,这座浸润着楚汉文化基因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以“中华玉都”的璀璨闻名,更因医圣祠的存在,成为承载千年医学智慧与人文精神的重要地标。

作为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纪念圣地,医圣祠不仅是《伤寒杂病论》这部医学巨著的诞生地,更凝结着后人对“医圣”的无限崇敬。祠内古柏葱郁,建筑虽历经岁月洗礼留下斑驳印记,却让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精神愈发清晰可感。

众多碑刻与精妙楹联在此静静矗立,其中“阴阳有三,辨病还需辨证;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的字句,既道出了张仲景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更折射出中华民族对生命关怀与医学智慧的千年崇尚。漫步庭院间,仿佛能窥见张仲景潜心钻研、为百姓解除病痛的身影,聆听他与弟子探讨医理的真知灼见。这里的每一方庭院,都见证着先贤“进则救世,退则救民”的博大胸怀,让这份哲思跨越千年,至今仍具启示意义。

如今,医圣祠已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成为连接古今的精神纽带。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间,传统医学情怀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化作具象的文化符号,启示着今人: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当以仁爱为怀,用专业与担当书写人生。

这座矗立在南阳大地上的文化瑰宝,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邀请人们前来触摸历史温度,聆听先贤智慧,在行走中感受楚汉文化的厚重与医学文化的传承,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持续流淌。

计算机2404王桂岩


贰拾贰 周口

在豫东大地,周口这片承载着华夏文明基因的土地,正以厚重与灵动交织的姿态,诉说着穿越千年的故事。

沙颍河畔,古渡遗迹静静矗立,河水汤汤流淌,不仅见证着岁月更迭,更轻抚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作为三皇故都,这里孕育了深厚的道家文化,先贤智慧穿透时空,至今仍为这片土地注入精神滋养。

植根于生活的周口方言,裹挟着千年古韵,既有着质朴坚韧的底色,又暗藏诙谐灵动的智慧,成为地域文化鲜活的“活化石”;而一碗热气腾腾的逍遥胡辣汤,熬煮的不仅是食材的浓香,更凝结着代代相传的味觉记忆,成为连接乡愁与文化传承的纽带。

如今,周口大地上的青年一代正以“青力青为”的姿态,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找准坐标。他们用青春视角描绘家乡山河,以担当精神扛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成为这片古老土地上最富活力的“新风景”,也正书写着属于周口的未来篇章。


计算机2406杨瑜琼


此次“青心豫你 山河行”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青春的行走,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与精神洗礼。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中原沃土的壮美画卷,用心灵感悟家乡大地的沧桑巨变,深切体会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河南乡村振兴焕发的蓬勃生机与高质量发展迈出的坚实步伐。未来,信息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引领广大青年学子以赤诚之心扎根脚下热土,以奋斗之姿擘画青春蓝图,让青春之花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的壮丽篇章中绚丽绽放!